二哈网

二哈网

 > 资讯

 > 保健

 > 怎样提高母乳质量?

怎样提高母乳质量?

保健 更新时间:2024-04-27 22:32:30

1)怎样提高母乳质量?

  母乳喂养有利于宝宝的健康,有的新妈妈奶水不足,所以可以通过饮食提高母乳的质量,同时,新妈妈要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才能更好的提高母乳质量。

  通过饮食来提高母乳质量

  食疗方子:

  ·鲤鱼1条,去肠、杂,不去鳞,加赤小豆100克和姜少许,炖汤食之。

  ·生花生仁适量,煮汤服。

  ·鳃鱼1条,去肠、杂,加冬瓜适量,煮汤取食。

  ·猪肝500克,黄芪(中药)100克,煮汤,肝熟后除黄芪,饮肝汤。

  ·鲜木瓜适量,河鱼(品种不论)适量,共煮汤,加调味品服食。

  ·猪蹄1~2只,加花生米150克,同煮熟,饮汤食花生及诸蹄。

  ·螺肉250克,黄酒适量,蒸后再煮汤服食。

  ·鲜海蜇适量,切碎,煮熟后服1小碗,每日1次。

  ·鲜红薯叶250克,猪五花肉200克,煮后调味取食,每日分2次服完。

  ·鲜带鱼300(洗净),生木瓜400克(去皮、核),切块。共放锅内加水煨熟,调味后服食。

  ·豆腐250克,红糖100克,水煮,加米酒50毫升,1次服完,连服5日。

  产后需要注意的事项:

  ·产后与新生儿同在一起,而不是隔离,那就会使产妇的乳量平均增加约40%。即使乳汁少也应该让孩子吮吸,因为吮吸是一种良好的刺激,可以引起反射性乳汁分泌。

  ·完全无奶或部分无奶的产妇,可每天服用30毫克胃复安药片(日3次,每次服10毫克),产妇则每3小时喂奶1次,经4天左右就有87%的人排乳。

  ·每次喂奶应尽量把奶吸空。

  ·哺乳女性的生活要有规律,精神应该愉快,因为情绪沮丧时奶水会就减少。

2)高血压患者怎样提高睡眠质量

  (1)晚餐宜少吃,并应以进食易消化的食物为主,并可配些清淡的汤类,不要因为害怕夜间多尿而不敢饮水或不敢进食粥类。 (1)晚餐宜少吃,并应以进食易消化的食物为主,并可配些清淡的汤类,不要因为害怕夜间多尿而不敢饮水或不敢进食粥类。因为进水量不足,可使患者的血液变得黏稠,加上夜间活动少,则很容易形成血栓。有些高血压患者,常常在晚餐时毫无顾忌地大吃大喝,结果使胃肠道的负担加重,引起消化不良而影响了睡眠质量。这对于保持血压平稳是十分不利的。 (2)娱乐要适度,这是高血压患者必须注意的一点。如下棋、打麻将、打扑克要限制时间,一般以1~2小时为宜,并且要注意控制情绪,不可过于激动。进行户外活动时,可以选择散步等不算剧烈的活动,而且活动时间也不要过长。看电视也应控制好时间,不宜长时间地坐在电视屏幕前,也不要看内容过于刺激的节目,否则,患者的情绪激动会影响睡眠质量,并且会导致血压升高。 (3)睡前要烫脚,并应养成上床前用温热水烫脚的习惯,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有利于解除一天的疲乏,从而提高睡眠质量。另外,患者要尽量少用或不用安眠药,力争自然入睡,以保持血压平稳。 高血压患者若能做到以上三点,就可改善睡眠质量,减少血压波动。另外为减少血压波动,高血压患者早晨醒来时,不要急于起床,应先保持仰卧姿势,在床上轻轻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,使肢体肌肉和血管平滑肌恢复适当的张力,然后再起床,这样可以避免引起头晕。起床时动作要慢,稍活动几下上肢后,再下床活动,这样血压就不会有太大的波动。只要血压保持平稳,高血压患者就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。 关键词:[高血压患者怎样提高睡眠质量]

3)小孩怎样提高记忆力

  孩子提高记忆力的方法,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

  1、饮食方面:在日常饮食中,既要营养、科学、膳食搭配合理,也可以适当多吃富含DHA的食物,比如深海鱼,原因在于DHA对于促进孩子大脑发育,提高记忆力较有帮助。还可以适当令孩子多吃坚果类食物,比如核桃,因为坚果类食物对于改善其大脑功能,提高记忆力较有帮助;

  2、睡眠方面:因为在孩子睡眠过程中,可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,大脑休息充足后,记忆力也会恢复至最佳状态。同时还要注意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,原因在于每天清晨是孩子记忆力最佳的时候,所以在此阶段要使其保持清醒状态,可以将需要背诵的文章或单词集中在早上背诵,可以令孩子的记忆力达到最佳状态;

  3、运动方面:令孩子多做户外体育运动,通过体育运动,对于提高孩子的记忆力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。

4)男人怎样提高生育能力和性功能

  日常生活保健对于提高男性生育能力和性功能非常重要,下面是保持男性生殖健康的注意事项:

  1、戒烟。吸烟可以引起精子数量减少、精子细胞膜和DNA受损伤,长期吸烟或吸入二手烟容易造成男性不育和阳痿、女方流产和胎儿畸形。戒烟可以改善精液质量。

  2、不熬夜。因为精子的生成主要在夜间进行,白天睡觉没有用,熬夜会导致生精功能紊乱,造成精子数量减少、活力变差、畸形率和DNA碎片率升高,容易造成男性不育和女方流产。经常熬夜还会导致男性生殖内分泌紊乱和免疫力下降,引起性欲低下、阳痿、早泄等性功能障碍,容易患慢性前列腺炎和附睾炎。男性要避免熬夜,晚上11点之前上床睡觉,保证晚上11点到早上7点这8个小时的有效睡眠时间。

  3、避免久坐。久坐或骑车、开车等行为会使得男性坐得太久,会造成男性生殖器官(睾丸、附睾、前列腺和精囊腺)血液循环不畅,使男性容易患慢性前列腺炎和附睾炎;还会造成睾丸温度会升高,直接损害睾丸的生精功能,这些都会导致精子质量下降。建议久坐的男性至少每隔半小时站起来活动一会儿。

  4、少饮酒。过量饮酒可以影响精子的产生和发育成熟,导致精子受精能力下降,还可能会引起性欲低下、阳痿、早泄等性功能障碍,容易造成男性不育。建议少饮酒,不要喝高度白酒和洋酒。

  5、避免高温。睾丸生成精子所需的合适温度要比体温还要低1~2度(35.6℃~36℃,温度超过37℃就会对精子造成损害),高温会严重损害睾丸生精功能。生育期男性应该尽量避免穿紧身内裤和厚裤子、泡温泉、蒸桑拿、将笔记本电脑直接放在膝盖上等行为,避免在厨房、锅炉房等高温环境下工作。

  6、避免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和放射线。X射线、大理石释放的超标射线、化疗药物、农药、杀虫剂、油漆、甲醛、苯、部分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、部分食品包装塑料、重金属(如铝、铅、镉、汞等)、电焊、印刷和塑料制造等工作环境,可能会造成精子数量和活力下降、畸形率和DNA碎片率升高,应尽量避免接触。

  7、避免过多接触电磁辐射。精子对电磁辐射很敏感,过多接触电磁辐射会造成精子质量下降和精子DNA受损伤,可能会造成男性不育和女方流产。建议不要把手机和电脑放在离阴囊太近的地方,不要在WiFi发射器、电磁波发射塔、高压变电站、雷达站等电磁辐射强的设备附近呆太久。

  8、避免情绪紧张和焦虑。精神压力过大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生精功能和性功能,造成精子质量下降和性功能障碍。男性要学会自我减压和调控情绪,保持心情舒畅,有利于改善性功能和提高精液质量。

  9、合理饮食。精子的产生和发育需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、维生素和微量元素。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引起不育,辛辣食物容易诱发前列腺炎等疾病。因此,男性应该多吃鸡蛋、牛奶、牛肉、羊肉、玉米、核桃、生蚝、苹果和番茄等新鲜水果蔬菜,尽量避免进食辛辣食物和转基因食品。

  10、适度的体育锻炼。男性应该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,每天运动半小时至1个小时,如慢跑或健步走,以增强体质。但是不要过于疲劳,因为过于激烈的运动,会使男性激素分泌紊乱和免疫力下降。

  11、充足和规律的性生活,不仅有利于男性保持良好的性功能,还可以提高自然怀孕成功率。想自然怀孕的夫妇,只要女方不在月经期,应坚持每隔3~4天过1次性生活。建议女方用测排卵试纸等方法监测排卵,在女方排卵期,每天或隔一天过1次性生活,可以提高自然怀孕成功率。

5) 新妈妈怎样提高“性”福指数

  产后新妈妈的问题很多,阴道松弛是其中之一,可是产后新妈妈该怎样改善的呢?新妈妈怎样提高“性”福指数的呢?下面来看看专家的支招,让你做个自信的妈妈。

  生了宝宝后,阴道松弛了?

  新妈妈的遭遇:和老公亲热时没有兴趣

  王丹琴,26岁,小学老师,宝宝8个月

  在怀孕时读了很多书和杂志,为了更有利于宝宝的健康,我决定靠自己的力量自然分娩。虽然有“闺蜜”提醒我经历自然分娩的阴道一般都会变得松弛,可能会对以后生活有影响,但我没有太在意。在经历了10个小时的阵痛后,终于迎来了宝宝的诞生。

  产后恢复3个月后,备受冷落的老公抱怨我没有以前和他亲密了。在宝宝安然入睡后,和“性致”很大的老公进行了产后第一次“亲热”,我没有一点儿快感。尽量去配合,可总感觉不对劲儿,令人索然无味。老公大概是受了我情绪的感染,草草了事,他很奇怪地说:“咳,感觉怎么很松呢!”我心里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是滋味。  

  专家分析:为了给宝宝分娩做准备,妈妈在体内激素的作用下,分娩期间盆腔的肌肉和韧带都会充分延伸为生产做好产道准备,阴道会比较宽松。一般情况下,宝宝顺利出生后,随着妈妈产后体内激素恢复到产前水平,阴道会自然恢复。

  经历自然分娩的新妈妈,宝宝经过阴道娩出,如果宝宝不是太大,一般通过一些运动就可以恢复阴道的紧握能力。

  剖析阴道松弛的危情:

  危情1:新妈妈失去“性”致

  危情妈妈:郑珍,28岁,软件工程师,宝宝6个月

  宝宝出生后,我遭遇的第一个痛苦是和老公进行性生活时,过去的“性”趣荡然无存。刚开始时老公安慰我,估计是刚生宝宝的正常生理反应,需要时间恢复,所以也没什么。可是连续几个月下来,这种情况没有什么改变,我发现自己淡漠的情绪也影响到老公,我真担心一旦出现性生活不和谐,自己性魅力下降,不能像以前那样讨得丈夫“欢心”了。

  专家分析:阴道松弛让新妈妈肌力减弱、韧带松弛、黏膜皱襞减少,阴道松弛是导致性快感下降甚至消失的一个主要原因。遇到这类问题的夫妇都在沉默中忍受煎熬,而这只能使问题恶化。有些女性老是担心自己的问题而拒绝过性生活,其实性是一种“关系”,是两个人的事,通过夫妇之间的良好沟通和配合,才能携手解决好问题。

  危情2:新妈妈健康损伤

  危情妈妈:柳芳芳,30岁,财务,宝宝5个月

  生完孩子,我自己感觉恢复得不错,4个月之后我就去上班了。这时出现的问题让我难以解决,首先是阴道经常出现瘙痒,有的时候因为说笑也能出现尿失禁让我很尴尬,大便也是没有以前顺畅,原以为是自己的个人卫生没有注意,特意去医院检查,刚开始医生开了些消炎的药,但是状况并没有改观,而且阴道感染时好时有,让我非常不舒服。

  专家分析:由于阴道壁的支持组织失去了对膀胱、尿道甚至直肠的支撑作用,而导致它们向阴道前、后壁膨出,因此还会出现尿失禁或排便困难。常常出现阴道感染、尿频、便秘、大便解不干净等。出现这种状况,就是比较重的阴道松弛症状,需要尽快到医院有针对性地请专家解决问题。

  专家支招:

  新妈妈要注意日常检查

  新妈妈在分娩后2个月最好做一次盆底功能检查,发现问题尽早治疗,没有问题也要及时进行盆底康复训练,因为越早治疗、训练,效果就越好

  自然健身法提高“紧握”策略

  经过生产,新妈妈的生殖道在短期内一般都会松弛。而新妈妈要想预防阴道松弛的发生,就要做好产后的恢复性锻炼,阴道松弛的情况大多都会得到改善。

  Q:经过分娩的新妈妈阴道可以恢复原来紧致吗?

  A:阴道本身有一定的修复功能,产后出现的扩张现象在产后3个月即可恢复。但毕竟是经过挤压撕裂,阴道中的肌肉受到损伤,所以阴道弹性的恢复需要更长的时间。产后妈妈可以通过一些锻炼来加强弹性的恢复,促进阴道紧实。个人的身体情况及分娩过程不同,体质恢复也不尽相同,有很多人因为休息不当、过于劳累,尽管通过锻炼,阴道的恢复也不尽人意,进而影响到性生活时,最好去医院咨询专家来帮助解决问题。

  Q:是否只有自然分娩的新妈妈才会出现产后阴道松弛的问题?

  A:经历自然分娩的新妈妈,宝宝经过阴道娩出,宝宝的头部直径一般约有10厘米,因此在分娩时阴道会扩张到10厘米,而正常阴道直径仅为2.5厘米,所以普遍存在侧切,甚至撕裂现象。但非只有自然分娩会导致阴道松弛,在临产时盆腔的肌肉和韧带都会充分延伸,为宝宝的出生做好产道准备,因而即使行剖宫产,也会有阴道松弛现象。

  Q:新妈妈产后阴道松弛的常见原因是什么?

  A:产后阴道松弛的常见原因除了多次分娩,还由于胎儿胎头过大,造成阴道四周肌肉撕裂而变薄,或在进行阴道侧切缝合手术时未能全面完整地缝合肌肉组织,致使阴道口宽大、松弛,收缩力下降。如果产后缺乏运动,或者由于害怕产后发胖而不注意营养,或者过于劳累,进而导致的盆腔肌肉群复旧不良,也是加重松弛的因素,使原有的阴道对阴茎的“紧握”能力有所下降,在过性生活时,有时空气会进入阴道,像拉风箱一样发出很大的响声,让人十分尴尬。

  Q:新妈妈怎样科学的方式让自己恢复阴道紧致?

  A:经过这些日常的锻炼,可以大大改善盆腔肌肉的张力和阴道周围肌肉。同时,产后妈妈还应该保证摄入必需的营养,保证肌肉的恢复,这样可以帮助阴道弹性回归紧致,对性生活有所帮助。

  三大自然健身法提高“紧握”能力

  阴道本身有自我修复功能,同时产后新妈妈可以通过一些锻炼来促进弹性的恢复,使阴道紧实,使阴道恢复以往的那种“紧握”能力的。

  自然健身法1:耻骨尾骨肌收缩练习

  练习功效:提升阴道收缩力。

  锻炼方法:仰卧于床上,尽量将身体放松,然后再主动收缩阴道及肛门部位肌肉,收缩时吸气,放松时呼气。每次肌肉持续收缩3秒钟,然后放松3秒钟。大约几周后就能达到收紧的目的。

  爱心提示:此运动在自然分娩2周后才能进行。

  自然健身法2:收肛提气运动

  练习功效:这是我国传统的养生功法,能够锻炼盆腔肌肉,提高阴道紧缩。

  锻炼方法:每天早晚在空气清新的地方,深吸气后闭气。收缩肛门,如此反复100次以上。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,盆腔肌肉的张力就会大大改善。

  爱心提示:无论在家里、看电视、睡前,平时生活中都可以轻松进行,不在于次数的多少,有时间就可以进行上述锻炼。

  自然健身法3:“中断排尿”法

  练习功效:提高阴道周围肌肉的张力。

  锻炼方法:在小便的过程中,有意识地屏住小便几秒钟,中断排尿,稍停后继续排尿,如此反复。

  爱心提示:有意识地绷紧大脚内侧及会阴部肌肉,然后放松,重复练习,可以辅助上面的锻炼顺利进行。

  总之,新妈妈不要为此烦恼,可以用上面的方法来改善的,这样就可以让自己做个自信的妈妈,提高性生活质量。

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二哈网,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!

查看全部

相关保健资讯推荐

热门保健资讯推荐

网友关注

特别声明:本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,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。
网站客服电话:邮箱:
滇ICP备2023005770号-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