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哈网

二哈网

 > 资讯

 > 健康

 > 【脑血管疾病】预防心血管疾病之控制体重

【脑血管疾病】预防心血管疾病之控制体重

健康 更新时间:2024-04-28 06:00:22

(1)【脑血管疾病】预防心血管疾病之控制体重

 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,也是人们健康的无声凶煞!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、致残率高、死亡率高、复发率高,并发症多 即四高一多的特点,目前,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.7亿人!想要有效预防要做到四点,控制体重、适量的蛋白质、膳食纤维要多吃、控制钠盐摄入。

  控制体重 过多摄入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,可导致超重与高血压。研究表明,体重指数与血压呈正相关,体重每相差10千克,收缩压相差约3.0毫米汞柱(0.4千帕),舒张压相差约2.2毫米汞柱(0.29千帕),而高血压已知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。 有研究表明,肥胖与超重均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。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及钠摄入与脑卒中呈正相关,是人群脑卒中病死率的主要决定因素。一般而言,脂肪摄入每天不超过50克为宜,且饱和脂肪酸所占比例不宜过高。

  适量的蛋白质 适当摄入蛋白质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。但过多蛋白质摄入也导致过量脂肪摄入,并加重肾脏负担。老年人每天每千克体重摄入蛋白质1.2-1.5克为宜,其中至少有1/3为优质蛋白质,如鱼、蛋、奶类、瘦肉、豆制品,食用鱼类蛋白、大豆蛋白可使脑卒中发病率降低。 膳食纤维要多吃 有国外研究发现,综合所有营养因素分析发现,只有膳食纤维与高血压呈负相关,即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可预防高血压。有报道,增加每天水果、蔬菜摄入量可降低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。提倡多食用谷类食物,少食用甜食、糖果,多吃粗杂粮、蔬菜、水果等含膳食纤维较高的食物。 控制钠盐摄入 高血压为心血管病第一危险因素,高血压和食盐摄入量关系密切,摄入量越高,人群收缩压、舒张压水平就越高。从心血管病预防角度来说,人们的饮食还是要尽量清淡一些,逐渐减少食盐用量,直到不特别在食物中加盐,另外,还要注意隐性盐,如薯片、方便面、薯条等。

(2) 准妈妈请控制体重

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各种营养品的富足,准妈妈们又是家中重点保护对象,家人总怕其吃不好,各种补品轮番上阵,加上怕其磕着碰着,也尽量减少其活动量,这个阶段有些准妈妈可谓养尊处优,体重也噌噌攀升,这些真的正确吗……

  ○超重导致妊娠后期身心负担

  1月9日,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,接诊了一位来自禹州,27岁的准妈妈苏某,她体重260斤,怀孕 38周,全身水肿1个月,有胸闷症状, 不能平卧,伴咳嗽,情况比较危急。

  产科主任李筱梅、主任医师邓克红、护士长王萍等医护人员立即对病人进行抢救。考虑到病人“急性左心功能衰竭、重度子痫前期”,急请心内科汤建民主任、麻醉科董铁立主任、程静林主任、王志涛主治医师会诊。

  因孕妇太胖且全身水肿,外周静脉穿刺困难,立即进行中心静脉穿刺,静脉滴注降压药并肌肉注射速尿利尿,孕妇自觉胸闷稍好转,病情稍缓解,李筱梅主任医师果断决定剖宫产终止妊娠。孕妇超重,给麻醉和手术带来了很大困难。仅硬膜外穿刺麻醉就花费了近两个小时。手术终于艰难完成,分娩一女活婴。因产妇腹壁太厚,腹壁刀口皮下脂肪液化,反复换药,1月17日才痊愈出院。

  ○合理饮食适当锻炼注意控制体重

 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主任李筱梅说,怀孕期间,准妈妈们的饮食至关重要,这不仅关系到母体的身体健康,对于腹中胎儿的发育也是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。

  在此就“营养”这个问题向大家做一番阐述:首先,怀孕期间要注意合理膳食,而不是营养过剩。很多孕妈妈总会遇到这样的情况,不管是婆家还是娘家都会给孕妈妈们勤补营养,可是如果营养过剩的话,会导致胎儿发育过快,不利于分娩,且其间也会造成孕妇的形体变化,容易形成产后肥胖。其次,对于饮食习惯要注意,怀孕期间孕妈妈们要保持合理的饮食规律,不要吃太勤,一天来说只要四次就好,早上、中午、傍晚、晚睡前。在此需要强调的是,晚睡前要进行少量的营养补充,这样有助于母体和胎儿的夜间恢复。孕妇孕期应该控制体重,整个孕期体重增加控制在7千克左右较合适,若体重增加过多,易发生妊娠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等,甚至危及孕妇及胎儿生命;同时可以进行一些活动,比如散步和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及相关体操等,这些能增加肌肉力量,促进新陈代谢,对于今后顺利分娩大有益处。

  定期做好孕期检查确保母婴健康

  如果你发现自己怀上宝宝的话,即使你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健康的人,也一定要到医院做定期检查,其目的是记录宝宝的健康状况及潜在问题,减少或避免严重疾病的发生。如指导饮食,预防贫血,检查是否双胎,胎儿发育是否正常等,以保证胎儿健康发育。

  李筱梅说,具体包括:孕前3个月的检查,利用 B超检查了解胎儿在宫内的发育情况。4~6个月检查,因妊娠期的并发症比较多,比如妊娠期高血压,妊娠合并心脏病,妊娠合并重症肝炎,产前子痫等都直接威胁母亲与胎儿的生命。

  7个月至出生前,每周一次特殊内容,包括B超,肝功能,凝血机制,血常规,尿常规。这个时候B超可以了解胎儿的胎方位,胎儿的各个脏器是否有缺陷,是否有肾、脑积水;还有一些功能检查是针对母亲的,如妊娠晚期胎儿的不断增大压迫下肢静脉出现下肢水肿,回心血量负荷增加,容易导致高血压,心脏病等。

(3)孕期控制体重的6大理由

  1、分娩更容易

  研究显示:孕妈们如果体重增加超过15千克,那么巨大儿发生率为7.46%,极易造成难产,剖宫产的风险是正常的3倍。

  2、远离并发症

  体重增长了,不仅带来了腰酸背痛,妊高症,糖尿病,产后出血的风险也接踵而至。妊娠期间体重的过度增加也会使妈妈们的乳汁分泌减少,母乳喂养也难以实现。

  3、向产后肥胖说BYEBYE

  瑞典科学家研究表明:怀孕时增重16千克及以下的,产后能比较成功地恢复到怀孕前苗条的身材。即使产后比原来重了,幅度也能控制在2千克以内。

  4、要做健康小宝宝

  孕妈们的体重增加不足,会导致宝宝发育不良、迟缓甚至早产的发生。而体重增加过多,又容易造成巨大儿的发生率 增加。体重超过一定范围还可以增加新生宝宝的窒息率,连流产的几率也比正常增加4倍。

  5、远离产钳与手术

  巨大儿的头大骨骼硬,头骨又不易变形,出生时极易造成现骨折等产伤,医生们也只好借助于产钳或做剖宫产手术使小家伙们来到人间。

  6、不做小胖子

  据统计:巨大儿将来发展成肥胖症的几率是正常体重儿的4倍多。而成年期的糖尿病、高血压、高血脂等疾病发生也与此相关。

(4)孕期要怎样合理控制体重

  核心提示:对于不同类型的妇女,体重的合理增重应当有所区别,我们把怀孕过程每3个月分为1期,科学的分配体重的增量。

  孕妇的体重不可小觑,在整个孕期,科学的增重标准应增加10~12公斤,如果孕期体重增加少于8公斤,很容易发生早产、低体重儿,出现胎儿在子宫内成长延迟,而增加太快也会有诸多不良后果。对于不同类型的妇女,体重的合理增重应当有所区别,我们把怀孕过程每3个月分为1期,科学的分配体重的增量。

  孕期前体重状况可根据以下公式评判:

  标准体重:[身高(厘米)-70]×0.6

  体重偏低:低于标准体重的90%

  体重偏高:高于标准体重的120%

  孕前标准体重者:妊娠第一期共需增重2公斤,第二第三期各增重5公斤,应注意的是,如在第一期增重很少,切不可在第二第三期急速增加体重,应努力做到体重的渐进性增长,做到了这些,可以使自己在分娩后体重迅速恢复孕前状况。

  孕前体重偏低者:在第一期共需增重2.5公斤,第二第三期各增重6.5公斤,共增重14~16公斤。

  孕前体重偏高者:在第一期增重1公斤,第二第三期各增重3公斤,共增重7公斤左右。体重偏高孕妇因为增重有限,故应特别注意多食用富含蛋白质、铁、钙、镁等营养素丰富的食品,以满足胎儿及自身生理需要。并能保持孕前和产后体重无太大改变。每一个孕妇都应自觉地预防肥胖,不要因为怀孕而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。

  (1)饮食方面

  孕期营养贵在平衡合理,并非是吃得越多越好,吃得胖并不等于健康,恰恰相反,过度肥胖会危及母子健康。孕妇过于肥胖,对胎儿的发育和孕妇本身的健康都不利,应及早通过调整饮食来控制体重的增长。除每天应增加一定的热量供应外,不要额外补充热量。注意做到膳食结构合理平衡,一日三餐吃饭有节,要常吃些富含维生素A、维生素C及叶酸的蔬菜和水果。尽量少吃或不吃高脂肪高糖类食物,并杜绝酒类饮料,以免热量过剩而造成肥胖。应该注意,饮食并非少吃就能减肥,进食的技巧、食物的烹调方式、饮食的选择等,皆是控制体重的关键。

  同样的营养价值,如果选择热量较低的食物,对体内的宝宝并没有影响,但是对于母亲本身而言,可是影响很大哟!而且有些观念及技巧,对于产后恢复身材也很有帮助。

  改变进餐的顺序:“饭前喝汤,长寿健康;饭后喝汤,越喝越胖”,因此孕妇喝汤应该在饭前而不是饭后;养成三正餐一定要吃的习惯;少吃沙拉、肥肉、油炸食品;以水果取代餐后甜点;吃完东西立刻刷牙,刷过牙就不再进食;睡前三个小时不再进食(但白开水除外)。

  烹调方式改变:尽量用水煮、蒸、炖、凉拌、红烧、烤、烫、烩、卤的烹调方式。用以上烹调方式加工食物尽量不要再加油,可加酱油(非酱油膏)。可巧妙使用葱、蒜、姜、五香粉、花椒粒、八角及一些中药材来增加美味。烹调时少加入糖、少加勾芡、少加入酒。少用糖醋、醋熘、油炸、油煎的烹调方式。

  (2)常称体重

  孕妇应该常称体重,以便随时观察自己的体重变化,及时纠正不良习惯,科学地控制好体重。

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二哈网,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!

查看全部

相关健康资讯推荐

热门健康资讯推荐

网友关注

特别声明:本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,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。
网站客服电话:邮箱:
滇ICP备2023005770号-31